步進電機是一種將電脈沖轉化為角位移的執(zhí)行機構。通俗一點講:當步進驅動器接收到一個脈沖信號,它就驅動步進電機按設定的方向轉動一個固定的角度(及步進角)。您可以 通過控制脈沖個數來控制角位移量,從而達到準確定位的目的;同時您可以通過控制脈沖頻率來控制電機轉動的速度和加速度,從而達到調速的目的。
2.步進電機的發(fā)展史 發(fā)展歷程 國家 大事件
步進電機相對普通電機來說,他可以實現(xiàn)開環(huán)控制,即通過驅動器信號輸入端輸入的脈沖數量和頻率實現(xiàn)步進電機的角度和速度控制,無需反饋信號。但是步進電機不適合使用在長時間同方向運轉的情況,容易燒壞產品,即使用時通常都是短距離頻繁動作較佳。
相對伺服電機來說,伺服電機內部通過安裝旋轉編碼器實現(xiàn)了反饋控制,伺服電機可以達到的轉矩要高于步進電機,但是價格相對也高,所以在轉矩能滿足的情況下,推薦用步進電機。步進電機配合驅動器使用,很多驅動器都支持細分功能,即實現(xiàn)很小的步進角,控制更精確。
4.步進電機的主要分類步進電機在構造上有三種主要類型:反應式(Variable Reluctance,VR)、永磁式(Permanent Magnet,PM)和混合式(Hybrid Stepping,HS)。
名稱 樣式 簡介按定子上繞組來分,共有二相、三相和五相等系列。最受歡迎的是兩相混合式步進電機,約占97%以上的市場份額,其原因是性價比高,配上細分驅動器后效果良好。該種電機的基本步距角為1.8°/步,配上半步驅動器后,步距角減少為0.9°,配上細分驅動器后其步距角可細分達256倍(0.007°/微步)。由于摩擦力和制造精度等原因,實際控制精度略低。同一步進電機可配不同細分的驅動器以改變精度和效果。
5.步進電機的主要結構
定子、轉子是用硅鋼片或其他軟磁材料制成的。定子的每對極上都繞有一對繞組,構成一相繞組,共三相稱為A、B、C三相。
在定子磁極和轉子上都開有齒分度相同的小齒,采用適當的齒數配合,當A相磁極的小齒與轉子小齒一一對應時,B相磁極的小齒與轉子小齒相互錯開1/3齒距,C相則錯開2/3齒距。
A相繞組與齒1、5一一對應,而此時B相繞組與齒2錯開1/3齒距,而與齒3錯開2/3齒距,C相繞組與齒3錯開2/3齒距,而與齒4錯開1/3齒距。
電機的位置和速度由繞組通電次數(脈沖數)和頻率成一一對應關系。而方向由繞組通電的順序決定。
6.步進電機的選型 #p#分頁標題#e#電機的步距角取決于負載精度的要求,將負載的最小分辨率(當量)換算到電機軸上,每個當量電機應走多少角度(包括減速)。電機的步距角應等于或小于此角度。
步進電機的動態(tài)力矩一下子很難確定,我們往往先確定電機的靜力矩。靜力矩選擇的依據是電機工作的負載,而負載可分為慣性負載和摩擦負載二種。一般情況下,靜力矩應為摩擦負載的2-3倍內好,靜力矩一旦選定,電機的機座及長度便能確定下來(幾何尺寸)
進電機一般在較大范圍內調速使用、其功率是變化的,一般只用力矩來衡量,力矩與功率換算如下:
P= Ω·M Ω=2π·n/60 P=2πnM/60
步進電機的動態(tài)力矩一下子很難確定,我們往往先確定電機的靜力矩。靜力矩選擇的依據是電機工作的負載,而負載可分為慣性負載和摩擦負載二種。一般情況下,靜力矩應為摩擦負載的2-3倍內好,靜力矩一旦選定,電機的機座及長度便能確定下來(幾何尺寸)
·低頻特性不同步進電機的輸出力矩隨轉速升高而下降,且在較高轉速時會急劇下降,所以其最高工作轉速一般在300~600RPM。交流伺服電機為恒力矩輸出,即在其額定轉速(一般為2000RPM或3000RPM)以內,都能輸出額定轉矩,在額定轉速以上為恒功率輸出。
·矩頻特性不同步進電機的輸出力矩隨轉速升高而下降,且在較高轉速時會急劇下降,所以其最高工作轉速一般在300~600RPM。交流伺服電機為恒力矩輸出,即在其額定轉速(一般為2000RPM或3000RPM)以內,都能輸出額定轉矩,在額定轉速以上為恒功率輸出。
·過載能力不同步進電機一般不具有過載能力。交流伺服電機具有較強的過載能力。
·運行性能不同步進電機的控制為開環(huán)控制,啟動頻率過高或負載過大易出現(xiàn)丟步或堵轉的現(xiàn)象。交流伺服驅動系統(tǒng)為閉環(huán)控制,驅動器可直接對電機編碼器反饋信號進行采樣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步進電機的丟步或過沖的現(xiàn)象,控制性能更為可靠。
·速度響應性能不同步進電機從靜止加速到工作轉速(一般為每分鐘幾百轉)需要200~400毫秒。交流伺服系統(tǒng)的加速性能更好,可用于要求快速啟停的控制場合。